在企业中,部门总监是一个关键的领导职位。一般情况下,部门总监直接向事业部副总经理汇报工作,而一线经理则直接向部门总监汇报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中的汇报结构经常会出现变化,导致对部门总监职位的理解产生混淆。
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往往会有两个领导层级都是部门总监。例如,大型的数据处理企业通常都有两个层级的部门总监,这会增加部门管理的复杂性。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或某些部门,可能没有部门总监这个职位。在这种情况下,事业部副总经理会负责原本由部门总监完成的运营业绩。
企业通常要求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提高生产力,但由于他们实际负责的工作与企业日常运营任务相距较远,因此对生产力的提高影响有限。相比之下,部门总监所处的职位与日常工作相距较近,但他们却不能亲自负责生产力提升的工作。在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部门总监会持有相对客观的态度,作决定时也会比较明智。
(相关资料图)
德罗特认为,成功的部门总监要实现以下业绩:
第一,制定为期两年的运营计划。
许多部门总监都将运营计划定为一年,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企业通常会要求部门总监在一年内完成业绩,但这对于提高生产力并实现重大突破来说并不够。因此,建议制定时间较长的运营计划以实现更好的业绩。
第二,营造愿意接受管理工作的氛围。
营造一种愿意接受管理工作的企业环境是部门总监级别领导的重要业绩要求。尽管这是一个无形的任务,量化任务和实现业绩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现代企业需要在部门总监和新任管理者之间建立愿意接受管理工作的环境。这有助于新任管理者理解并接受他们的角色需求。
第三,对一线经理进行培训。
一线经理需要接受培训以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他们需要成为部门工作方向、工作信息、工作建议以及工作辅导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上述工作环境的营造成为可能。因此,对一线经理进行培训是实现稳定商业运营节奏的关键。
第四,实现工作和信息的流动。
部门总监应当打破企业内各种运营禁锢,实现工作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在这一管理层上,那些阻碍更高管理层取得进步的问题通常都会变成各种实际的考虑。因此,在谈到企业内实现工作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时,部门总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工作是谁指派的,又要指派给谁来负责完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建立好各种协调关系,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并接受下属的信息反馈。最高效的部门总监会定期主动地了解目前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这些挑战何时出现,并了解产品的使用者如何评价工作成效,从而避免犯错并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负责与上级、下属以及部门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
作为部门总监,与人打交道是至关重要的。部门总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建立这些关系,因为这比处理技术或工作任务更重要。首先,与事业部副总经理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与部门员工建立融洽的领导关系,以及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部门总监还应该重视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因为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可以提高生产率。但是,如果下属的一线经理能力不够,或者上司越权干预工作,部门总监就会被迫降低工作层级,无法建立各种业务关系。因此,正确的工作层级对提高生产力来说也很重要。
第六,建立杠杆效应。
成功的部门总监能够建立杠杆效应,通过制定不断完善的计划,培养高效率的一线经理,以少量资源获得更多产出。这种杠杆效应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来源。
第七,明确企业的运营纪律。
明确企业的运营纪律是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联系,以处理产品更改、新的提议、特殊要求或其他类似问题的重要职责。所有的部门总监都应该严格遵守“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工作”的原则。
当企业想要实现业务创新时,运营纪律显得尤为重要。新的尝试和承担风险一样值得钦佩,但管理者在改变或舍弃旧的运营政策和程序之前,必须充分掌握它们。如果对旧的政策和程序不了解,管理者就会成为没有准备的随意冒险家,而不是深思熟虑的创新者。如果每位管理者只是做自己分内的事而不与其他管理者联系和交流,企业的发展就会陷入真正的危险中。因此,部门总监要负责确保工作能以一种合乎逻辑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正常运转,这需要通过相应的运营纪律来实现。要使创新的欲望和实现工作业绩的需求保持平衡,部门总监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判断力。
德罗特认为,部门总监除了自己要完成的业绩,还需要促成他人完成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促成一线经理明确下属的工作方向。
第二,促成一线经理明确下属的工作重点。
第三,让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工作。
第四,加快决策的速度。
第五,建立各种重要的联系。
第六,从具体负责的员工那里得到反馈信息。
第七,营造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总之,部门总监通过制定不断完善的计划,培养高效率的一线经理,可以在投入相同或更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出。这是生产率得到提高的重要来源。因此,企业应该重视部门总监职位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达到更高的生产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