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一款酸奶的配料表页面显示,其添加的一款益生菌菌株,是从广西巴马百岁老人肠道采集筛选的。对此,有网友表示:“其实你只用告诉我是什么益生菌,不用告诉我是怎么提取的。”
那么问题来了,百岁老人肠道采集的益生菌真的有用吗?
(资料图片)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健康人补充益生菌,如同让不渴的人喝水。
喝少点,无用;喝多了,有害。
肠道菌群和人类共生了几亿年,不仅帮助人体消化三大营养物质,提供维生素,还能产生神经递质通过肠脑轴对人的大脑造成影响,以及影响免疫功能[1]。
人体就是一个巨型培养皿。
刚出生时肠道内都没有多少菌群(曾经认为无菌,但被认为是错误的[2][3]),乃至于妈妈的奶水都难以消化。通过哺乳与后天环境的接触,一般在2~3岁以前,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肠道菌群。
正常人肠道内拥有300~1000种细菌[4],99%都是来自其中的30~40种[5]。一般来说,肠道越健康的人益生菌的比例越高,健康人一般以益生菌为主。
培养过菌类的应该知道,当提供的温度、营养等条件不同,菌群的生长情况也会天差地别。
人体这个巨大的培养皿,不仅每个人的内环境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饮食、健康状态,体内环境都具有很大差异[6]。
所以,天底下就不存在相同的肠道菌群(包括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
对于足够健康人的来说,他身体内的肠道菌群也是适应于他自身内环境的,而且处在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健康人补充少量的益生菌是无害的。
益生菌进入人体,需要先过胃酸这一关。胃酸是强酸,PH值可低至1,除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BUG能产生尿素酶,通过中和胃酸在胃中生存外,大多数的细菌都无法通过胃酸这一关。
一般来说,采用具有一定抗胃酸的菌株,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或者空腹快速经过胃部,也能让一部分菌群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摄入少量益生菌对健康人危害不大,毕竟人体是一个庞大的菌群帝国,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恢复能力。
不过,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外来益生菌,则可能导致健康人肠道菌群紊乱,反而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其实,对于原本具有某些疾病人,可能反而不适用于益生菌。
当一个人肠道菌群完全失衡,出现大量有害菌繁殖时,那么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自然是有据可行的。
不过,这个时候,也是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补充药物类益生菌。
目前来说,药物类益生菌针对的疾病,主要有肠易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等,尤其是对肠道内有害菌大量增殖引起的肠道疾病,有着不错的效果。
例如,对抗沙门氏菌、志贺氏菌[7]、艰难梭菌[8]等有害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类益生菌往往是通过一次性或者短期多次补充大量的外来菌群,压制有害菌,然后便停止服用,让肠道菌群自行恢复。
有害菌压制之后,额外添加的外来菌群也会自行消退。如果外来菌群长时间大量存在于人体内,反而被认为是危险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特点和一些保健品益生菌的宣传角度,是截然相反的。
而在酸奶中添加益生菌,基本上是现在奶制品的基操了。
毕竟宣传额外的保健功能,既能卖出价,也能卖出量。
我们退一万步来说,的确可能有人肠道不健康,但人家需要的也不一定是这些酸奶中的益生菌。即便是也并不一定是相应的量和比例。
而真的肠道不健康,为什么不去看医生?
另外,百岁老人的益生菌就一定好吗?
长寿的因素是复杂的,基因、饮食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肠道菌群虽然也重要,但并不一定是最主要的。而且,百岁老人整个生命过程肠道菌群都很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已经百岁的他肠道菌群就比普通健康年轻人更优秀。
即便同样优秀,那也仅仅是适应于百岁老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用在高度内卷的城市人身上,环境截然不同了,相同组合类型的菌群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定植。
再其次,作为一款酸奶,它也不可能花巨大成本拷贝百岁老人的整个菌群。
他极有可能选择性筛选一些菌群。
如果是选择少数几个益生菌,那就不可能还原百岁老人的体内菌群环境,和你单独培养这些菌群并没有任何的差异。
这些菌群,实际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只不过比例不同。
如果菌群添加的比例,还完全是工业控制的。
这所谓的「百岁老人肠道益生菌」除了母本细菌来自老人肠道外,实质是毫无意义。
相同菌群,难道来自百岁老人就加了长寿BUFF了吗?
所以啊,「百岁老人肠道益生菌」本质上就是一个噱头。
原本商家想要用这个概念,诳一诳普通的消费群体。就像随便抓一只螃蟹,在阳澄湖过一过就能卖出高价一样。
但没想到的是,宣传搞得一塌糊涂,反而把消费者恶心了一把。
益生菌这种东西,除非你真的确定存在临床适用相应药物类益生菌的疾病,以及肠道菌群出了问题,不然是没有必要补充的。
参考
^ Nutrition E P , Panel F F A E N , Turck D , et al. Nutrimune and immune defence against pathogen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s: evaluation of a health claim pursuant to Article 14 of Regulation (EC) No1924/2006[J]. EFSA Journal, 2019, 17(4).
^Perez-Muñoz ME, Arrieta MC, Ramer-Tait AE, Walter J.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sterile womb" and "in utero colonization" hypothese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the pioneer infant microbiome. Microbiome. 2017 Apr 28;5(1):48.
^Matamoros S, Gras-Leguen C, Le Vacon F, Potel G, de La Cochetiere MF. Development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infants and its impact on health. Trends Microbiol. 2013 Apr;21(4):167-73.
^Francisco, Guarner, and, et al. Gut flora in health and disease[J]. Lancet, 2003.
^Beaugerie L , Petit J C .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04, 18(2):337-352.
^Yatsunenko T, Rey FE, Manary MJ, Trehan I, Dominguez-Bello MG, Contreras M, Magris M, Hidalgo G, Baldassano RN, Anokhin AP, Heath AC, Warner B, Reeder J, Kuczynski J, Caporaso JG, Lozupone CA, Lauber C, Clemente JC, Knights D, Knight R, Gordon JI. Human gut microbiome viewed across age and geography. Nature. 2012 May 9;486(7402):222-7.
^Altenhoefer A, Oswald S, Sonnenborn U, Enders C, Schulze J, Hacker J, Oelschlaeger TA. The 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Nissle 1917 interferes with invasion of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by different enteroinvasive bacterial pathogens. 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 2004 Apr 9;40(3):223-9.
^Grace L. Su, Cynthia W. Ko, Premysl Bercik, Yngve Falck-Ytter, Shahnaz Sultan, Adam V. Weizman, Rebecca L. Morgan,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 Volume 159, Issue 2, 2020, Pages 697-705, ISSN 0016-5085,